万博体育网址

利川佛宝山水库——万古山水龙船调


发布时间:2014-12-22 13:34:10来源:荆楚网进入电子报

烟雨蒙蒙的那水那岸那林

良好的水资源生长出优质莼菜

农民们早早出门下湖采摘莼菜。

生长近40年的再生林覆山环湖

湖岸山脉森林覆盖

高山湖水清幽幽

  万博体育网址日报讯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陈群

  最早知道利川,得益于当地民歌《龙船调》,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。它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,在利川市柏杨、谋道、汪营一带传唱。

  一路向西,向西。我们的目的地是我省最西边最大的水库,利川市的佛宝山水库,《龙船调》正是在它的山脚下传唱开来。再往西,就是重庆的地面了。8月11日,雨落佛宝山。汽车沿盘山公路吃力而上,前方始终水雾缭绕,难以辨清。加上公路正在施工,我们的心不由悬起。

  回望山脚下,却是风光旖旎,历历如画。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,田连阡陌,铺开巨幅的绿色织锦。

  恩施素有“金建始,银利川”之说,指的是建始县玉米流金、利川市大米淌银。大米生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,不免令人惊叹。同行的当地朋友告诉我们,山脚下的汪营平坝,便是利川主要的水稻产地。

  驶至山腰,山路渐平缓,视野豁然开朗,但见柳杉青翠,碧水萦绕。林间的雨淅淅沥沥,方是8月中旬,已有几分微凉的秋意。

  佛宝山相传是因山上曾建有的白云寺而得名。不过,这里的林木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,如珙桐、水杉、银杏、红豆杉等珍贵树种,黄连、人参、天麻、党参、田七、银杏、杜仲、厚朴、黄柏、绞股蓝等名贵中药材,及大量野生动物资源,当地人又叫它“福宝山”,确实是福山宝地。

  佛宝山上,有长干水库、永兴水库、翻身水库、棕树桥水库、三五水库等大大小小10座水库。海拔1471.5米的佛宝山水库,是其中海拔最高、库容量最大的一座。这座水库于1970年10月动工兴建,1978年竣工,库尾位于大后河上,即郁江的源头。“佛宝山水资源丰富。山里植被茂盛,小气候使降雨多、湿度大。加上它属于砂石山类型,蓄水能力比较强。”佛宝山水库管理处主任程启仁介绍,山下的“淌银”的良田若遇干旱,水库便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。

  大坝不远处,有凉亭伸至水面上。站在凉亭远眺,群山环翠,碧波如镜,山水间云雾氤氲,间或几只野鸭在水面嬉戏,撩起环环水纹,宛如水墨画。

  林木葱郁的佛宝山,过去却多是杂灌林和茅草。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造林绿化,使荒山变得生机盎然。佛宝山水库管理处54岁的职工温华奎回忆,水库建成后,职工们齐心协力建设涵养林。当时,每人每天种30棵树,包括杜仲、厚朴、柳杉等,一锹一锹种下。几十年过去,这些树木已郁郁葱葱。

  温华奎在水库一干就是30多年。他说:“在基层水库工作,待遇并不优厚。但我没有想过离开,因为对水库、对自己种下的每棵树都充满了感情。”

  记莼菜仰承山间泉

  雨细细密密地不停飘落,山间的空气越发清新。顺着小路而下,碧水蜿蜒相随。空无人烟的山里,忽有粗犷的山歌远远飘来,回旋在湖面上:“风吹雨儿来又来,走到山上无人来……”我们听得有趣,也放声喊道:“是哪个在唱歌嘛,来与我们见一见。”

  一个人影渐渐走得近了。他叫向正国,今年58岁,在水库下的汪营安了新家,但是在佛宝山上种着7亩黄连和6亩莼菜,天天仍会上山来。边走山路边唱山歌,路过的山民每每相和。“和我对唱的,男女老少都有,经常看不到人,只听得到歌声。”他笑言,没有人对唱的时候,自己就跟山神唱歌。

  向正国对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的生活很满足。他忍不住夸耀起自家种的莼菜:“果胶吊起,就像夜明珠。”

  莼菜是一种名贵的水生蔬菜,口感柔滑,营养价值高,富含天然果胶,古代即为名菜。据《晋书》记载,西晋文学家张翰在北方做官,因思念江南的莼羹鲈鱼,遂弃官回乡。这便是“莼鲈之思”典故的由来。

  莼菜对生长水体的水质要求很高。除了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,我省的佛宝山也是著名的莼菜产区。近些年大规模发展莼菜产业的重庆石柱,也是当地农民就是从利川带回的莼菜种子。

 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,佛宝山水库开始探索种植莼菜,温华奎参与了野转家栽培试验。他清楚记得,一开始只有四亩八分水田,后来慢慢发展起来。80年代后期,日本客户第一次前来考察时,对这里的莼菜品质十分满意,用大桶装走500公斤。此后,佛宝山莼菜的出口量和销售额迅猛增加。

  每年5月至9月,都是采摘莼菜的季节。我们行至佛宝山水库附近的莼菜园,十几名村民正在采摘莼菜。他们穿着橡胶下水服和胶鞋,半身泡在水里,左手拿着塑料盆,右手扒开水面上漂浮的椭圆叶片,寻找到可以采摘的嫩叶嫩茎,便用三个指头轻轻掐下,放入盆中。“这活儿看着简单,没技术的话摘不起。”38岁的李平州乐呵呵地说,莼菜滑溜溜的,抓不住就会漂走。他从盆中捞起一根莼菜,叶肉肥厚,茎叶裹着一大团透明果胶:“你们看多漂亮!莼菜田用的是水库的水,水质好,果胶就特别大。”

  38岁的牟伦翠左脚骨折尚未痊愈,拄着双拐,在水田边和伙伴们聊天。她家里种了黄连、黄柏,还有7亩水面的莼菜。“佛宝山的莼菜叶脉带红色,质量好,普通莼菜比不上。我种莼菜快20年了,年收入相差大,多的年头有两万元左右,少的时候只有一两千。”她指着水田惋惜地说道,对种莼菜来说,“三晴两雨”的天气最好,但这两年不太好。现在叶面长得稀稀拉拉,一直没盖满水面。

 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,莼菜一般3天采一次。多时,一个人一天可采70多公斤。这阵子,每天只能采三四十公斤。

  看到莼菜大面积减产,温华奎急在心头。是气候反常、品种老化,还是种植管理的问题?他盼望能有专家研究清楚,为村民们排忧解难。

  记富水贫水山自知

  记“挑剔”的莼菜,是好山好水的见证。然而佛宝山水库在生态保护上,也曾走过弯路,付出过代价。

  1998年,由一名职工联系,水库将水面承包了出去,一个性急的万州老板在此养殖。这场承包,并未给双方带来效益:对水库来说,经济上几乎没有回报,仅仅是少发了这名职工的工资,却牺牲了生态,水质在投肥养殖下受到影响,变成臭水;对承包商来说,高山养鱼不划算,因气温低、鱼儿生长慢,也没什么收益。直到2006年,佛宝山水库将承包水面都收了回来。

  碧水重回。这一变奏,叩动了人们的心扉。

  佛宝山生态综合开发区管委会机关书记周继武56岁,在山上工作已经34年。刚工作那会儿,吃的都是山里的水。宿舍背靠山坡,用塑料管就能接到山间流淌下来的泉水,清澈甘甜。“佛宝山的水源太丰富了,说得夸张一点,挖地两尺就能见到水。”他坦言,由于在山上从来不缺水、不愁水,自己并没有觉得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。后来一段时期,承包养鱼造成水库水质浑浊发臭,深深触动了他。

  当下,佛宝山正在进行生态旅游整体开发,对于水库上游的经济开发是严格控制的,保护天然植被,涵养水源。

  我们在佛宝山上的两天,雨始终未歇。当地人说,此前晴了20多天,间或有短时阵雨。在他们印象中,佛宝山过去每年4至9月降水较多,这几年降雨月份拉长,但集中降水时间有所减少。

  水资源如此丰富的佛宝山,也开始隐隐感受到我省的干旱情况。佛宝山水库管理处的记录显示,几年来,年降水量并没有明显变化,而该水库的蓄水量下降比较厉害。以前水库一年可蓄满,近几年却都没蓄满。

  程启仁分析,这可能是因为集中降水减少了,许多时候降水不多,在地表便直接蒸发了,未能蓄积。从水库的蓄水量和发电量均下降来看,其实也折射出干旱下的水资源状况。

  目前,佛宝山水库已向汪营五六个村子供给生活用水。同时,它还是利川城区的备用水源。

  佛宝山水库的压力初显。程启仁感叹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山上也几乎感受不到吃水的难。但他们知道,对山下的人来说,水资源是多么宝贵。

  记湖边拾贝

  记白云寺

  据光绪年间的《利川县志》记载,白云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重修。

  白云寺又名“九龙归位”。相传三国刘备入川,路经此地发现风景秀丽,四周八龙朝山,欲建都于此,但独少一龙,故放弃之。后入成都,孔明知道此事后,对刘备说:“您只数了八龙,您自己就是一龙,唯独忘记您自己,其实是九龙归位。”皇叔恍然大悟,再赶到这里时,发现已建了白云寺。

  此寺在文革中被拆毁,目前恢复重建工作正在进行。

  记夫妻塘

  过佛宝山大门,前行不远有个池塘,公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,此为“夫妻塘”。佛宝山物华天宝,风景秀美,然而相传很早以前,人们无法进入,其原因就是一塘阻隔,非舟楫不能入内。人们望而兴叹,兴叹声惊动了山神,山神就把塘一分为二,大塘为夫,小塘为妻,中间一条道路供人们出入。

  本版摄影:记者 杨平

  协办单位:万博体育网址省湖泊局

(作者:  编辑:李砚青